LED 灯条的光衰速度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,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灯条亮度随时间衰减的快慢。首先是灯珠质量,这是核心影响因素。优质灯珠采用高纯度半导体材料和先进封装工艺,电子迁移速率低,在长期通电发光过程中,芯片老化速度慢,光衰自然更缓;而劣质灯珠材料杂质多,封装密封性差,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,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明显亮度下降。
其次是散热条件。LED 灯条工作时会产生热量,若热量无法及时散出,灯珠结温会持续升高,加速内部荧光粉老化和芯片性能退化,进而导致光衰加剧。比如,将灯条紧密贴合在不透气的塑料外壳内,或安装在密闭、高温的狭小空间,散热受阻,光衰速度会比安装在金属散热支架、通风良好环境中的灯条快 3-5 倍。
再者是驱动电流。灯条的驱动电流需与灯珠额定电流匹配,若驱动电流过大,超出灯珠承受范围,会使灯珠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,不仅会瞬间提升结温,还会加速芯片晶格缺陷扩展,导致光衰速度大幅加快;反之,在额定电流范围内稳定供电,能有效延缓光衰。
另外,使用环境也有重要影响。长期暴露在高温、高湿度或强光照射的环境中,灯条的封装胶体易老化发黄,透光率下降,同时水汽可能渗入灯珠内部,影响发光效率,这些都会间接加剧光衰。而在常温、干燥、无强光直射的环境下使用,灯条光衰速度会显著减慢。